@@ -8,15 +8,15 @@ wba DID方法是一种基于Web的去中心化标识符(DID)规范,旨在
88
99### 1.1 前言
1010
11- wba DID方法规范符合去中心化标识符V1.0[ ( DID-CORE) [ https://www.w3.org/TR/did-core/ ] ] 中指定的要求。
11+ wba DID方法规范符合去中心化标识符V1.0[[ DID-CORE] ( https://www.w3.org/TR/did-core/ ) ] 中指定的要求。
1212
1313本规范在did: web 方法规范的基础上,添加了DID文档限定、跨平台身份认证流程、智能体描述服务等规范描述,提出了新的方法名did: wba (Web-Based Agent)。
1414
1515考虑到did: web 方法规范仍然是一个草案,未来可能会有不适宜智能体通信场景的改动。另外,我们对规范做了部分修改,和原作者就规范修改达成共识也是一个长期过程,所以我们决定使用一个新的方法名。
1616
1717未来不排除将did: wba 规范合并到did: web 规范中的可能,我们会去推动这个目标的实现。
1818
19- did: wba 方法参考的did: web 方法规范地址为[ https://w3c-ccg.github.io/did-method-web/#web-did-method-specification ] ( https://w3c-ccg.github.io/did-method-web/#web-did-method-specification ) ,版本日期为2024年7月31日。为了方便管理,我们备份了一份did: wba 当前使用的did: web 方法规范文档:[ did: web 方法规范] ( /references/did_web%20Method%20Specification.html ) 。
19+ did: wba 方法参考的did: web 方法规范地址为[ https://w3c-ccg.github.io/did-method-web ] ( https://w3c-ccg.github.io/did-method-web ) ,版本日期为2024年7月31日。为了方便管理,我们备份了一份did: wba 当前使用的did: web 方法规范文档:[ did: web 方法规范] ( /references/did_web%20Method%20Specification.html ) 。
2020
2121### 1.2 设计原则
2222
@@ -52,7 +52,7 @@ did:wba:example.com%3A3000
5252
53531 . 如果JSON文档根部存在@context ,则应根据JSON-LD规则处理该文档。如果无法处理,或者文档处理失败,则应拒绝将其作为did: wba 文档。
5454
55- 2 . 如果JSON文档根部存在@context ,且通过JSON-LD处理,并且包含上下文 https ://www.w3.org/ns/did/v1,则可以按照[[did-core] ( https://www.w3.org/TR/did-core/ )] 规范的6.3.2节进一步将其处理为DID文档。
55+ 2 . 如果JSON文档根部存在@context ,且通过JSON-LD处理,并且包含上下文 ` https ://www.w3.org/ns/did/v1` ,则可以按照[[ did-core] ( https://www.w3.org/TR/did-core/ )] 规范的6.3.2节进一步将其处理为DID文档。
5656
57573 . 如果不存在@context ,则应按照[[ did-core] ( https://www.w3.org/TR/did-core/ )] 规范6.2.2节中指定的正常JSON规则进行DID处理。
5858
@@ -112,7 +112,7 @@ did:wba:example.com%3A3000
112112
113113** 字段解释** :
114114
115- - ** @context ** : 必须字段,JSON-LD 上下文定义了DID文档中使用的语义和数据模型,确保文档的可理解性和互操作性。" https://www.w3.org/ns/did/v1" 是必须的。其他根据需要添加。
115+ - ** @context ** : 必须字段,JSON-LD 上下文定义了DID文档中使用的语义和数据模型,确保文档的可理解性和互操作性。` https://www.w3.org/ns/did/v1 ` 是必须的。其他根据需要添加。
116116
117117- ** id** : 必须字段,不可以携带IP,但是可以携带端口,携带端口时,冒号需要编码为%3A。后面使用冒号进行路径分割。
118118
@@ -181,9 +181,9 @@ did:wba:example.com%3A3000:user:alice
181181
182182- 将方法特定标识符中的“:”替换为“/”以获得完全限定的域名和可选路径。
183183- 如果域名包含端口,则对冒号进行百分比解码。
184- - 通过在预期的DID文档位置前加上 https ://生成HTTPS URL。
185- - 如果URL中未指定路径,则附加/.well-known。
186- - 附加/did.json以完成URL 。
184+ - 通过在预期的DID文档位置前加上 ` https ://` 生成HTTPS URL。
185+ - 如果URL中未指定路径,则附加` /.well-known ` 。
186+ - 附加` /did.json ` 以完成URL 。
187187- 使用能够成功协商安全HTTPS连接的代理执行对URL的HTTP GET请求,该代理强制执行[ 2.6节安全和隐私注意事项] ( https://w3c-ccg.github.io/did-method-web/#security-and-privacy-considerations ) 描述的安全要求。
188188- 验证解析的DID文档的ID是否与正在解析的Web DID匹配。
189189- 在HTTP GET请求期间执行DNS解析时,客户端应使用[[ RFC8484] ( https://w3c-ccg.github.io/did-method-web/#bib-rfc8484 )] 以防止跟踪正在解析的身份。
0 commit comments